第 一 課

現 在 , 在 我 們 重 返 歷 史 之 前 , 先 說 一 下 :

圖 表

這 圖 表 包 含 了 二 千 年 的 宗 教 歷 史 , 用 心 研 讀 它 會 幫 助 你 了 解 和 記 憶 。

在 圖 表 上 列 和 下 列 的 兩 行 相 同 的 數 字 如 : 100,200,300至 2000是 代 表 了 二 千 年 來 的 時 間 , 垂 直 的 分 界 線 分 隔 出 不 同 的 各 個 世 紀 。 圖 表 接 近 底 部 的 橫 線 , 它 被 黑 點 所 掩 蓋 , 代 表 了 「 黑 暗 時 期 」 。

圖 表 接 近 底 部 的 直 線 分 隔 出 的 空 間 寫 有 不 同 的 國 名 , 例 如 意 大 利 、 威 爾 斯 、 英 倫 、 西 班 牙 、 法 國 等 、 以 美 國 為 終 , 這 是 說 在 該 時 期 , 該 國 在 教 會 歷 史 上 發 生 值 得 注 意 的 事 蹟 。

再 看 看 在 圖 表 被 黑 點 遮 蓋 的 部 份 , 有 一 連 串 的 名 稱 , 它 們 不 是 國 家 , 而 是 綽 號 , 由 敵 人 給 予 基 督 追 隨 者 的 稱 呼 , 始 自 「 基 督 徒 」 , 使 徒 行 傳 十 一 : 26說 : 「 門 徒 稱 為 基 督 徒 是 從 安 提 阿 起 首 。 」 這 發 生 在 主 後 43年 , 異 教 徒 或 猶 太 人 給 予 信 徒 綽 號 以 嘲 笑 他 們 , 其 他 的 綽 號 也 是 出 自 同 一 理 由 : 如 Montanists, Novationists, Donatists, Paulicians, Albigenses, Waldenses等 及 重 浸 派 ( Ana-Baptists) , 在 以 後 我 們 會 說 到 這 些 名 稱 。

在 圖 表 中 , 有 很 多 大 紅 點 , 它 們 滿 佈 圖 表 , 這 代 表 了 教 會 ; 代 表 了 在 亞 洲 、 非 洲 、 歐 洲 、 在 高 山 、 在 深 谷 的 個 別 教 會 。 紅 色 是 代 表 了 烈 士 的 血 , 他 們 的 創 始 人 首 先 死 在 十 字 架 上 , 除 了 猶 太 和 約 翰 外 , 其 餘 的 十 位 使 徒 都 為 道 而 死 , 猶 太 因 背 叛 基 督 而 自 殺 。

黑 色 的 大 圓 點 , 代 表 走 離 正 道 的 教 會 , 它 們 的 教 義 或 操 守 錯 誤 ; 在 使 徒 彼 得 、 保 羅 和 約 翰 去 世 之 前 , 這 類 錯 誤 的 教 會 已 存 在 了 。

在 作 過 以 上 重 要 的 溫 習 後 , 現 在 讓 我 們 踏 入 過 去 的 歷 史 中 : ─

第 一 期 : 主 後 30-500年

  1. 在 施 浸 約 翰 - 這 來 自 曠 野 的 雄 辯 者 帶 來 的 衝 擊 及 領 導 下 , 加 上 基 督 愛 的 感 召 及 行 奇 蹟 的 大 能 , 十 二 使 徒 及 他 們 接 班 人 的 工 作 , 基 督 教 在 這 五 百 年 大 大 的 展 開 ; 然 而 接 著 而 來 的 卻 是 一 條 血 路 , 因 為 猶 太 教 和 異 教 不 斷 卑 鄙 地 大 力 打 擊 基 督 教 任 何 前 進 的 步 伐 , 施 浸 約 翰 是 在 眾 先 鋒 中 首 先 殉 道 , 他 被 斬 首 而 死 , 不 久 是 基 督 在 十 字 架 上 受 盡 痛 苦 而 死 。
  2. 接 著 基 督 死 亡 的 是 一 連 串 殉 道 的 烈 士 : 士 提 反 被 石 頭 擲 死 、 馬 太 在 埃 塞 峨 比 亞 被 害 、 馬 太 被 拖 死 在 街 道 上 、 路 加 被 吊 死 、 彼 得 及 西 門 被 釘 死 、 安 德 烈 死 在 十 字 架 上 、 雅 各 被 斬 首 、 腓 利 被 釘 死 和 用 石 頭 擲 死 、 巴 多 羅 買 被 剝 皮 、 多 馬 被 刺 死 、 小 雅 各 被 擲 下 聖 殿 階 級 , 然 後 被 打 死 、 猶 大 被 箭 射 死 、 馬 可 被 用 石 擲 死 、 保 羅 被 斬 首 。
  3. 這 些 事 都 在 一 百 年 內 發 生 , 猶 太 教 及 異 教 所 施 行 大 力 的 逼 害 一 直 延 續 至 以 後 兩 世 紀 , 但 同 時 基 督 宗 教 卻 更 為 廣 傳 , 到 達 羅 馬 帝 國 、 亞 洲 、 非 洲 、 英 倫 及 威 爾 斯 , 甚 至 遍 及 幾 乎 所 有 文 明 之 地 , 教 會 不 斷 增 多 , 信 徒 日 眾 。 但 是 部 份 教 會 仍 然 走 在 錯 誤 道 路 之 上 。
  4. 這 些 離 開 新 約 教 導 的 教 會 , 錯 誤 首 先 出 現 在 原 則 上 和 教 義 上 。 在 主 後 的 二 世 紀 中 , 個 別 教 會 大 量 增 加 , 一 些 早 期 建 立 的 教 會 , 例 如 在 耶 路 撒 冷 、 安 提 哥 、 以 弗 所 、 哥 林 多 各 地 教 會 的 會 眾 數 目 極 多 , 耶 路 撒 冷 教 會 就 有 數 以 千 計 的 會 眾 ﹝ 使 徒 行 傳 二 : 41, 四 : 4, 五 : 14﹞ , 甚 可 能 多 至 二 萬 五 千 至 五 萬 人 以 上 , 熟 悉 使 徒 行 傳 及 保 羅 書 信 的 人 便 會 知 道 保 羅 一 直 努 力 帶 領 當 時 教 會 走 在 正 道 上 。 在 彼 得 後 書 二 : 12, 使 徒 行 傳 廿 : 29-31中 記 載 了 保 羅 和 彼 得 的 對 將 來 的 預 言 , 約 翰 的 預 言 記 載 在 啟 示 錄 二 、 三 章 。

    這 些 出 色 的 教 會 內 因 為 須 要 而 按 立 了 牧 師 或 長 老 【 長 老 即 是 牧 師 , 也 包 括 副 牧 師 在 內 - 譯 者 】 ﹝ 使 徒 行 傳 廿 : 17﹞ , 不 幸 地 其 中 一 些 牧 者 開 始 行 使 一 些 不 為 新 約 聖 經 容 許 的 權 威 , 他 們 用 權 力 支 配 一 些 較 小 的 教 會 , 好 為 人 首 ﹝ 約 翰 三 書 9梓 ﹞ , 並 發 展 成 後 來 更 多 更 有 害 的 錯 誤 : 首 先 的 是 在 事 奉 崗 位 上 分 出 階 級 , 直 至 發 展 成 今 日 各 宗 教 及 天 主 教 的 階 級 現 象 , 改 變 了 以 往 早 期 教 會 的 民 主 管 理 方 式 。 這 類 混 亂 的 現 象 在 第 二 世 紀 結 束 前 已 小 規 模 地 出 現 , 這 是 新 約 教 會 第 一 次 離 開 聖 經 訂 下 的 教 會 方 針 。

  5. 在 同 一 時 期 就 是 第 二 世 紀 結 束 前 , 另 一 個 重 要 改 變 便 是 在 救 恩 的 教 導 上 , 猶 太 教 和 異 教 一 直 以 來 強 調 「 禮 儀 」 (Ceremonials), 他 們 以 模 式 代 替 真 相 , 影 像 代 替 實 物 , 禮 儀 代 替 救 恩 , 更 用 同 一 態 度 看 待 浸 禮 。 聖 經 中 清 楚 解 釋 了 浸 禮 的 意 義 , 是 人 應 守 的 儀 式 及 責 任 , 由 於 在 聖 經 十 分 重 視 浸 禮 , 猶 太 教 和 異 教 便 以 為 浸 禮 應 與 救 恩 有 關 , 是 以 第 二 世 紀 結 束 之 先 , 「 受 浸 得 救 」 的 的 觀 念 便 在 一 些 教 會 內 逐 漸 生 根 。 ( Shackelford,page 57; Camp p.47,Benedict, p.286; Mosheim, vol.1 p. 134; Christian, p. 28)
  6. 根 據 一 些 史 學 家 的 研 究 , 同 期 間 另 一 個 嚴 重 的 錯 誤 的 出 現 , 且 與 「 受 浸 得 救 」 大 有 關 係 , 便 是 受 浸 的 對 象 ; 一 些 錯 誤 的 教 會 認 為 人 若 可 以 「 因 浸 得 救 」 , 便 愈 早 得 救 愈 好 , 是 以 「 嬰 兒 浸 禮 」 興 起 ; 在 此 之 前 , 只 有 「 信 徒 」 才 是 唯 一 的 受 浸 對 象 。 至 於 用 灑 水 來 替 代 浸 禮 , 則 在 更 後 才 出 現 。

    在 這 數 世 紀 內 ( 至 五 世 紀 ) , 即 使 是 在 施 行 「 嬰 兒 浸 禮 」 時 , 嬰 孩 是 行 浸 禮 , 即 是 全 身 浸 入 水 中 , 而 希 臘 天 主 教 ﹝ 天 主 教 的 一 大 支 派 , 今 日 的 希 臘 東 正 教 ﹞ 至 今 都 維 持 使 用 浸 禮 , 即 使 在 行 「 嬰 孩 浸 禮 」 也 不 例 外 。 但 有 一 些 史 學 家 認 為 嬰 孩 浸 禮 在 第 二 世 紀 開 始 , 但 請 看 下 面 ” Robinson's Ecclesiastical Researchas” 的 一 段 說 明 :

    「 在 最 初 三 世 紀 時 , 東 方 各 教 會 互 相 分 開 、 自 我 獨 立 地 存 在 , 它 們 不 受 政 府 支 持 , 彼 此 間 沒 有 世 俗 的 權 力 關 係 , 其 時 信 徒 全 部 以 「 信 而 受 浸 」 加 入 教 會 。 在 主 後 四 世 紀 內 , 歷 史 上 記 載 了 大 量 來 自 希 臘 、 敘 利 亞 及 非 洲 的 靈 性 先 祖 為 成 人 施 浸 , 直 至 Jerome﹝ 公 元 370﹞ 時 , 都 沒 有 為 嬰 孩 施 浸 的 例 子 ( Shackelford's Compendium of Baptist History,p.43; Vedder, p.50; Christian,p.31; Orchard,p.50,etc.) 」 。
  7. 請 大 家 注 意 以 上 的 改 變 , 並 不 是 一 時 之 事 , 它 們 慢 慢 發 生 , 而 且 不 一 定 全 部 教 會 都 參 予 , 有 些 教 會 強 烈 地 抗 拒 嬰 孩 浸 禮 。 在 公 元 251年 , 忠 於 聖 經 的 教 會 與 這 些 行 為 錯 誤 的 教 會 斷 然 絕 交 , 是 以 在 教 會 間 出 現 首 次 「 官 式 」 的 分 別 為 聖 。
  8. 在 最 初 的 三 世 紀 內 , 出 現 了 三 個 不 合 基 督 及 使 徒 教 導 , 為 害 極 大 的 改 變 , 它 們 就 是 :
    1. 離 開 新 約 聖 經 的 牧 者 觀 念 和 教 會 管 理 方 式 , 這 些 事 情 發 生 得 快 速 而 明 顯 , 徹 底 地 帶 來 傷 害 。
    2. 從 新 約 「 重 生 得 救 」 的 教 導 轉 變 為 「 受 浸 得 救 」 。
    3. 從 「 受 信 受 浸 」 變 為 「 嬰 兒 浸 禮 」 , 再 經 過 一 個 世 紀 後 , 「 嬰 兒 浸 禮 」 變 為 十 分 普 遍 。
  9. 「 受 浸 得 救 」 和 「 嬰 兒 浸 禮 」 ﹝ 或 作 「 受 洗 得 救 」 和 「 嬰 兒 洗 禮 」 - 譯 者 ﹞ 這 兩 個 錯 誤 , 根 據 準 確 歷 史 的 記 錄 , 在 歷 史 引 致 信 徒 流 出 最 多 的 血 , 比 以 後 因 其 他 一 切 宗 教 的 錯 誤 而 帶 來 的 犧 牲 更 多 ; 它 甚 至 比 在 一 切 與 宗 教 無 關 的 戰 爭 中 和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中 死 亡 的 人 數 加 起 來 還 多 。 在 歐 洲 黑 暗 時 期 約 一 千 二 百 年 中 , 有 五 千 萬 基 督 徒 因 反 對 「 受 浸 得 救 」 和 「 嬰 兒 洗 禮 」 而 成 為 烈 士 。
  10. 在 主 後 三 世 紀 內 , 在 絕 大 部 份 的 教 會 中 , 常 見 到 三 個 合 符 聖 經 的 重 要 事 實 :
    1. 教 會 互 相 分 開 及 獨 立 。
    2. 牧 師 的 僕 人 身 份 。
    3. 信 而 受 浸 。

    我 節 錄 了 Mosheim, 這 路 德 會 最 偉 大 的 歷 史 學 者 的 記 錄 ﹝ 第 一 卷 中 71和 72頁 ﹞ :

    「 倘 若 有 人 以 為 在 這 教 會 黃 金 時 代 的 牧 者 與 其 後 各 世 紀 的 牧 者 有 共 通 之 處 的 話 , 便 是 要 把 兩 種 非 常 不 同 的 性 格 混 合 在 一 起 。 在 這 時 , 牧 師 管 理 的 單 一 教 會 多 數 設 在 私 人 屋 舍 內 , 他 也 不 是 這 教 會 的 主 人 , 事 實 上 , 他 是 這 教 會 的 僕 人 ..., 在 這 初 時 , 所 有 教 會 都 是 各 自 獨 立 , 彼 此 不 涉 及 權 力 的 管 理 ; 因 為 使 徒 建 立 的 教 會 在 有 疑 難 時 互 相 請 益 , 卻 不 涉 及 權 力 , 互 不 管 轄 , 更 沒 有 為 對 方 立 法 的 越 權 作 為 , 反 之 而 言 , 各 教 會 顯 然 具 有 同 等 的 權 力 , 地 位 上 完 全 平 等 。 」
  11. 基 督 教 當 時 經 歷 極 多 極 大 的 逼 害 , 卻 大 為 發 展 , 不 單 到 達 羅 馬 帝 國 各 處 , 更 延 伸 到 版 圖 之 外 , 幾 乎 凡 有 人 煙 之 地 , 便 有 福 音 到 達 。 根 據 一 些 教 會 歷 史 專 家 的 說 法 , 一 些 使 徒 當 時 建 立 的 教 會 在 今 日 依 然 完 整 地 存 在 , 且 忠 心 於 使 徒 的 教 訓 ; 然 而 一 如 以 上 提 到 , 也 有 不 少 教 會 被 明 顯 而 為 害 甚 大 的 錯 誤 潛 入 , 並 且 在 其 中 生 根 。
  12. 教 會 面 對 的 逼 害 日 益 嚴 重 , 在 第 四 世 紀 初 , 政 府 正 式 下 令 逼 害 基 督 教 , 因 為 基 督 教 的 奇 妙 增 長 , 令 羅 馬 帝 國 的 異 教 君 主 擔 心 , Galerius這 位 當 時 之 君 王 在 303年 2月 24日 下 詔 猛 烈 地 逼 害 基 督 教 , 雖 然 毫 無 法 律 上 的 理 由 。
  13. 但 這 詔 令 並 沒 有 達 到 預 期 的 效 果 , 而 Galerius卻 在 311年 時 , 下 詔 取 消 逼 害 , 而 代 之 以 「 容 忍 」 (Toleration), 人 可 以 以 信 仰 基 督 教 而 活 , 這 是 第 一 條 有 惠 基 督 教 的 法 律 。
  14. 基 督 教 在 313年 又 戰 勝 了 異 教 一 仗 , 一 個 新 的 羅 馬 君 王 繼 位 , 他 顯 然 觀 察 到 基 督 教 的 神 秘 之 處 能 在 逼 害 下 不 但 不 滅 , 反 而 增 長 , 這 新 的 君 王 就 是 君 士 坦 丁 大 帝 , 他 又 稱 見 到 一 個 奇 妙 的 異 象 , 見 到 天 空 上 有 一 個 攝 人 的 紅 色 十 字 架 , 其 中 寫 著 「 憑 此 而 勝 」 。 君 士 坦 丁 解 釋 此 異 象 是 要 他 改 信 基 督 教 , 是 以 他 放 棄 異 教 信 仰 , 要 結 合 基 督 教 的 靈 性 力 量 和 羅 馬 帝 國 的 世 俗 力 量 來 征 服 世 界 , 是 以 基 督 教 能 成 為 全 世 界 的 宗 教 , 而 羅 馬 帝 國 能 成 為 全 世 界 的 帝 國 。
  15. 在 君 士 坦 丁 大 帝 的 統 治 下 , 宗 教 上 出 現 休 戰 、 大 獻 殷 勤 和 求 偶 現 象 。 羅 馬 帝 國 在 其 君 王 的 穿 針 引 線 下 要 與 基 督 教 成 婚 , 一 方 交 出 它 的 靈 性 力 量 , 另 一 方 交 出 它 的 世 俗 力 量 來 。

| Back a Step | Home | Take a Step |